会议室

会议室声学设计

   会议室,指供开会用的房间。近现代会议室多为多媒体会议室,会议室系统包含中央控制器、录像机、影碟机、投影机、电动屏幕、音响、还有室内灯光系统等。会议室的声学设计重点侧重于语言清晰度、传声增益、音乐重放音质,以及方便的操作性和灵活的功能转换等方面。此外,还要充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可靠性及扩展性。大会议室从应用角度考虑,应该设计以音频会议为主体的控制中心,通过集中智能控制系统并可进行分离控制,满足视频会议的无线摄像跟踪和自动发言,以及通过电动升降液晶显示屏显示与会者数据信息。小会议室主要通过音视频矩阵满足各种高级会议。

  会议室设计依据: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

  会议室声学设计重点

  混响时间的确定:一般来讲,混响时间短可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混响时间长可提高音乐的丰满度。会议室声学设计应首先保证语言清晰度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音乐、环绕影视使用要求。所以在进行扩声系统设计之前必须以特定的混响时间为基础,只有在特定的混响时间条件下对厅堂的声学设计才是科学的、准确的。

  扩声系统:扩声系统不是简单的设备选型与组套,厅堂最终的音质效果是电声与建声综合设计效果的体现,扩声系统设计首先要研究指定空间的声场。只有对要设计的厅堂的声场有深入的了解。利用扩声系统声学特性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而对厅堂进行建声设计、处理和电声系统设计,并使二者完美结合并获得最佳的音响效果。

  背景噪声控制:为避免会议室外社会背景噪声与会议室内扩声系统间声场的相互干扰、保证会议室环境的私密性。较低的背景噪声及高隔声性能结构也是会议室声学设计的重要内容。